世界上長得最像中國龍的動物,其實生活在歐洲?
在多年前,有一只奇怪動物被P成小龍的圖片,在網上傳播開,那時很多人不知道PS,都說這就是中國龍存在的證據,紛紛問這是在哪里拍到的。
事實究竟是怎麼樣的呢?
其實這種生物是長下面這個樣子,它生活在歐洲的洞穴深處,是真實存在的動物,但和我們想象中能呼風喚雨的中國龍不同,這其實是個非常長壽的超級「懶漢」,懶到能7年不吃不喝甚至一動不動!
這條「龍」學名叫洞螈,在歐洲東南部、特別是在意大利北部至黑山這一帶被發現。
要說這條「龍」的造型,和我們所想的體型相差了十萬八千里,因為它最長只能達到30~40厘米,體型細長小巧。
但除了體型以外,此洞螈的其他造型都和傳說中的「龍」相似:全身呈白色,鰓部為鮮艷紅色,呈羽毛狀,四肢細小。
有科學家們通過記錄發現,在洞螈生活的地方,就算是速度最快的洞螈也不過就是在230天內移動了38米,大部分洞螈平均每年才移動了4.
8米。
更夸張的是,還有洞螈可以保持7年未動一次的記錄。
洞螈的主要食物是穴居中的螃蟹、小魚,以及當外面下大暴雨時被帶進來的一些蝙蝠、動物的糞便以及一些小昆蟲。
別看它好像沒有眼睛鼻子看起來很遲鈍,實際上它們為了捕獲獵物,進化出了極其靈敏的感官。它們可以通過嘴巴外周的凹痕來感知周邊事物的動靜,并能檢測出獵物發出的微弱生物電流,從而更好地抓住獵物。
值得一提的是,即使洞螈沒有眼睛,但如果到了一個有光線的環境,它還是會長出眼睛的。
一旦洞螈捕獲到獵物,它們會將獵物全部吞下去慢慢消化,這樣可以長時間為它們儲備能量,也不需要再去捕獵其他對象。
這樣的生活習性和洞螈的生存環境相關,在這樣的環境下,食物肯定是及其匱乏的。過多的運動就是大量的消耗熱量,在沒有充足的食物來源的情況下,它們只能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,通過少運動的方式來減少自己的新陳代謝,這也是為什麼它們可以在長達7年不動的情況下還能存活的原因。
洞螈的交配方式也是與眾不同的,畢竟在動物界中,交配是必不可少的一種生活方式,沒有交配就無法得以繁衍。
而洞螈對此抱著「時間夠久了,興致來了,偶爾動一下吧」的態度進行交配。有專家發現洞螈平均每12.5年才會交配一次。
都說洞螈能長壽,但具體能有多長壽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數字。但近幾年來,有些專家說,這些洞螈最長壽的可以達到100多歲。
然而到目前為止,還并不能了解為何洞螈有著如此長壽的秘訣,但目前可以確定的是,即使它們十分長壽,但一旦它們換了一個新環境,它們的生存機制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,因此換一種角度看,它們的生活方式也是極其脆弱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