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談虎色變、騎虎難下、血盆大口、虎視眈眈……」老虎是百獸之王,它們腦袋圓,嘴巴寬,眼睛大,額頭上還隱隱約約有個王字,擁有高大威猛的身軀,還是一種食肉動物,幾乎人人見了都害怕,因此,在人們心中,老虎也和兇猛劃上了等號。
李時珍曰:「虎,山獸之君也……鋸牙鉤爪, 須健而尖,舌大如掌(生倒刺),聲吼如雷,風從而生,百獸震恐。」從這段描寫中我們大體也能體會到,當年為何人們都談虎色變了,不過誰能想象,在泰國,居然有一只老虎被母豬給養大了,那老虎長大后會不會不是豬媽媽呢?
我們都知道,直到上個世紀,中國的很多農村地區都還在為猛虎而困擾,常常有猛虎傷人,或者老虎下山偷農民家里豬羊的情況,老虎就是豬的天敵,而老虎吃豬也是它們的天性,而且一次能吃30公斤的肉,吃了這一頓后,可以6天的時間都不用吃肉。
那麼豬將老虎養大,會不會上演一出農夫與蛇的故事呢?
在泰國芭提雅東北約30公里的地方,有一個西拉差動物園,21世紀初,有一只老虎喪失了媽媽,小老虎剛剛出生,沒有媽媽也就相當于可能活不了,動物園的工作人員也不任性看著小老虎就這麼去死去,于是決定死馬當活馬醫,將快要餓死的小老虎放在了一頭母豬的身邊,二者都是哺乳動物,希望小老虎能夠僥幸活下來。
果然,這一想法是對的,小老虎被豬媽媽救了下來,因為老虎還小,豬媽媽對它也很溫順,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,于是工作人員就決定將它們放在一個籠子里喂養,這樣也比較方便,就這樣,小老虎擁有了新的媽媽,一天天茁壯成長起來了。
不過老虎始終都是食肉動物,它長大了對豬媽媽也有一定的威脅,誰也不能確定小老虎不會攻擊,于是,工作人員就將他們分開來住,而這一分開,倒是看出了小老虎對豬媽媽的情誼,來到新的環境之后,它整天郁郁寡歡,食物吃起來也不香了,甚至出現絕食的現象。
工作人員想方設法讓老虎振作起來,希望他能夠吃點東西,不過它都不理不睬,最終,工作人員將豬媽媽帶了過了,見到豬媽媽的老虎就好像被有了勁,立馬變得活潑起來,之后小老虎已經長成和豬媽媽差不多體積了,但是他還是喜歡依偎在豬媽媽的身邊,就好像一個不想長大的孩子一樣。
人們都說老虎兇猛殘忍,但是老虎并非冷血的毒蛇,對于將它養大的豬媽媽,它視如親人,連連不舍,老虎和豬共處一窩本是違背天性的事情,可它卻做到了不傷害,老虎對打豬媽媽的方式不禁讓人們深思。
俗語云:「烏鴉有反哺之義,羔羊知跪乳之恩。」甚至連老虎都知道眷戀將自己養大的豬媽媽,而作為靈長類動物的人類,為什麼有些人長大之后,會對哺育自己的父母不管不顧,惡語相向呢?
從小老虎對豬媽媽的行為中,可以看出,其實動物的感情是可以跨域種族的,而且動物的感情也更加純粹,他們不會權衡利弊,不會有復雜的心理過程,而小老虎也只是單純的喜歡自己的豬媽媽,為了能和豬媽媽在一起,它甚至能夠克制住自己嗜血的本性。
不過,在我看來,最值得自豪的應該是這只豬媽媽了,估計以后都能夠橫著走了,狡猾的狐貍也只能狐假虎威來耍威風,但是它卻擁有了一個這麼粘著它的老虎兒子。